付乐:道术相济 润己泽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2023-09-25浏览:323设置

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丰富内涵的深刻阐释和实践要求,我认识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是优秀教师“道”的标准;“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是优秀教师“术”的体现。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力量,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结合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围绕教育家精神的核心内涵,我认为一名教师必须谨记并努力做到道术相济,润己泽人,在平凡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方能行稳致远。

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广大教师锲而不舍的前进动力,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的精神支柱。教师要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心中有国家和民族,肩头担起使命和责任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省教育厅于今年7月份发布的《关于推进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体系)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将我省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骨干力量和主要平台。”作为best365网页版登录官网的教师,我们理应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努力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主力军。

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灵魂的工程师,既要教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学生锤炼品格。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需为“人之模范”。我们身边从不乏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用优良品德和模范言行“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教育既要培根铸魂,也要启智润心。教师只有把握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才能提高启智润心的实效。方法技术是做教师必备的“看家本领”,要花时间花精力打磨。2023年1月12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把“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作为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教育部门要坚定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催生新的岗位和技能需求,影响现有学习模式和教育形态,对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围绕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数字化大学”目标,学校正不断地推进教育数字化实施方案,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技术与方法,以适应数字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及时填知识空白、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

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必须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科学的教学方法、高超的育人水平。去年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融合融通、价值显著”新型高等学校,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上价值更加显著;在促进教育公平上价值更加显著;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价值更加显著。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学校围绕二十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正在努力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协同创新,助力教育、科技、人才战略的统筹协调发展。我们能为建设“融合融通、价值显著”新型高等学校做什么?我想这既是学校每一位教职工躬耕的领域,更是我们不舍昼夜为之奋斗的目标。

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授课要有滋有味、有情有义,既要有生动性,也要有针对性,还要有互动性。教师要以爱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

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教师立志于文化育人的家国情怀,彰显了教育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担当,体现了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视角和国际视野。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今后的教学生涯,我将一如既往逐光而行,以耕至未来。(数字经济学院教师 付乐 )


返回原图
/